About Books

Jeff Tsui的閱讀記錄

Name:
Location: Hong Kong

徐少驊|Jeff Tsui畢業於澳洲悉尼科技大學。先達智能有限公司及易訊咭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多年從事VIP、會員、客戶管理方案及諮詢服務,經常主講有關全球「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趨勢,為多間報刊撰寫企管文章。

Sunday, October 01, 2006

在暴力文化中成長

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較女孩面對更多的暴力對待。

一項美國的公立學校調查結果顯示,如果以相同的族群來作比較,男生比女生受到較多粗暴的對待。非裔男生被打的比例為非裔女生的三點一倍;白人男生被打的比率是白人女生的六倍;亞裔男生則是亞裔女生的八倍。

無論是老師和家長都普遍接受,男孩在表現頑劣時是可以作出體罰的,而女孩則應予以安撫。這種心態在父親身上表現尤為突出,不少父親對女兒呵護備至,說話時輕聲細語,對兒子則如長官對待士兵般嚴苛,說話時不帶感情。這是由於父親兒時也是受到同樣的對待,老子也是這樣被培養出來的,於是照板煮碗的施於下一代。

這是一個很錯誤的管教方式,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男孩的心靈敏感度比女孩有過之而無不及。粗暴的管教 ( harsh discipline ) 帶有輕視、詆毀、找人代罪或是威脅的成份,許多遭受羞辱、輕侮對待的男孩,長大後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正如丹.金德倫 ( Dan Kindlon )麥可.湯普森 ( Michael Thompson )《該隱的封印》( Raising Cain )所說,父母和老師對男孩有兩種預設的「原型」:一就是必須加以馴服的「野獸」 ( wild animal ) ,另一就是無須管束的「王子」 ( prince ),「王子」的野蠻行為是天性使然,故無須理會,我們當聽到一些父母說:「男孩子就是這樣的嘛!」男孩打架生事,恃強凌弱都得默許。成人無論是採取那一種態度,都是強化男孩世界的暴力文化。

男孩的暴力文化在同儕間 ( peer group ) 亦再一次獲得鞏固,同儕團體要求男生的言行符合標準,又或必須加入為同夥,若有男生做不到或不加盟,同儕力量將使他落入可笑的處境,不管是所看的電視節目、所穿的鞋、襪子的顏色、襯衣的長短、髮型、走路的步伐,通統都可以成為笑柄。學校中經常會出現身形高大的男生欺負較弱小的同胞。

在這種暴力文化長大的男人,他們很難與人產生親密的情感和信任的關係。這解釋了男人一些共有的性格特徵,包括自衛 ( self defensive ),競爭心強、沉默、冷漠。

不蒙悅納的該隱

為什麼丹.金德倫 ( Dan Kindlon )麥可.湯普森 ( Michael Thompson ) 寫的書起名《該隱的封印》( Raising Cain )。有讀聖經習慣的人就會知道,該隱 ( Cain )是聖經的一個人物,他和亞伯 ( Abel ) 都是亞當和夏娃所生的兒子。

該隱因上帝不喜歡自己獻上的祭物,卻悅納了他的兄弟亞伯的祭品,該隱的心充滿了嫉妒、沮喪和憤怒,但對自己的感覺卻沒透露半個字。聖經這樣形容該隱:「他的臉一下子垮下來了!」上帝發現了該隱的情緒,並嘗試開導他,對他說:「你為甚麼發怒呢?你為什麼變了臉色呢?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該隱沒有聽從上帝的勸告,還將亞伯殺死。

作者引用「該隱」這名「壞蛋」作為書名,是要說明不少男人的成長過程中有着該隱同樣的經歷,他們還是小孩時有強烈被愛和被尊重的欲望,當這種欲望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用憤怒和暴力來回應,而不以溝通來講出自己的感覺。父母、老師對男孩的憤怒和暴力不能理解,認為必須對男孩的叛逆加以責難和糾正,換來的卻是更多的憤怒和暴力。

該隱的故事亦說明了每一個男孩都有取悅他人的欲望,特別是對父親。若父親的回應不符期望,他們就感到該隱式的失望與羞愧,因感到不被尊重而引起的憤怒、因不懂表達而形成的沉默、因累積的憤怒而引發的衝動行為。

在該隱行凶之前,上帝曾提醒他,不要被怒火所控制。若該隱真的能夠找到憤怒情緒的源頭,能向上帝訴說他的感覺,就不會淪為殺人兇手了。

《該》書的小題是「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男人為何都醉心工作上的競爭?何以他們都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感覺?何以他們不懂得用身體語言表達關愛之情?很少人會從他們童年的成長歷程來理解今天的男人面貌。《該》不但是一本親子天書,也可作為男人自我認識或妻子了解丈夫的工具書。

勿將躁動的孩子視為「問題」

丹.金德倫博士 ( Dan Kindlon )麥可.湯普森博士 ( Michael Thompson ) 撰寫的《該隱的封印》( Raising Cain )裡,記述了一則有趣的真人真事,綽號「野東西」 ( wild thing ) 的米區.威廉斯 ( Mitch Williams ) 是前美國職捧大聯盟的球員。有一次接受體育記者訪問時說,他小時候被視為一名過動兒,還患有專注力缺失症。記者接著追問:「父母有帶你就醫嗎?」威廉斯回答:「沒有!但我爸爸因此買下了一個農場。」作者的結論是,威廉斯的父親是有遠見的,他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兒子活潑好動的性格在農場中不致成為問題。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能購買農場的父親。這裡強調的是方法,不要將兒子不合常規的行為視為「問題」,必須加以「醫治」或「糾正」,而是應該「開導」或「疏解」。不幸地,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行為大多都被視作「問題」而必須立即加以「糾正」。

以中小學的課室設計為例,男生活動力高、易衝動和強調身體力量,偏偏不少課室和教學的設計都是靜態的,於是,難於「坐定定」的男生就成了課室秩序的破壞者。老師對男生作出呵斥、訓導、懲罰成了常見的現象。男生就是在這種不斷被否定的環境下長大。

《該》書引述一名幼稚園老師疏導小男生活力過盛的妙方,她在每天早操後,再讓孩子在課室外玩耍一會兒,然後才帶領孩子返回課室,小男生發洩過後,就較容易安靜的在課室學習。一名三年級的老師則會請明顯看來躁動不安的男生走一趟「公差」,如派發功課簿給同學。另一名幼稚園老師表示,她每天用擁抱來歡迎孩子上學,這舉措對調皮的學生有安穩的作用。還有一名老師說,他將課室重新設計,容許較多的活動空間,卻在不適合跑跳的地方用桌椅設成障礙,來減低學生跑跳的速度,這種設計容許適度的身體活動,課室無須全然的安靜,男生的活動不再被定義為不當的。當然,老師的教學會有時遭到打斷或干擾。但誰說教育必須在寧靜和有秩序的情況下進行?用成人的標準粗暴地施於兒童的世界,不但達不到真正教育的效果,反而會窒礙兒童的學習興趣。這亦是男生在小學和初中的成績總是不及女生的原因,老師經常的否定造成的挫折感,使學習成了痛苦的同義詞。

由女人訓練出來的男人

男人成長中的一個必經階段,就是要接受女人的統治。

正如丹.金德倫 ( Dan Kindlon )麥可.湯普森 ( Michael Thompson ) 撰寫的《該隱的封印》( Raising Cain )所說,小學是女性為主的環境,大部份的教師或是校方的權威人士多為女性,再加上女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較男生早熟,她們體型高大,有些高年班的女生甚至已出現性徵。於是,這種外表上的差異造成了女男之間心理上的高下之別,女生以大姐姐的姿態訓示小弟弟。事實上,小學老師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挑選班長或風紀之職時,總是以身「長」為甄選標準,於是,女生常要兼負管理班房內外秩序的責任。

男孩子天生的特質是活動力高、易衝動和強調身體力量,而這些特質是否有價值,則取決於老師,偏偏大多數老師對這種特質都是持否定態度的。於是,由老師和女生結合的聯盟,就經常捕捉男生的違規行為,並施予懲罰。女人的團結,從女生經常得到女老師的嘉許和重用得到彰顯。男生要是想得到老師和女生的接納,就必須投其所好,按著她們的標準行事,但這一來又會引來男生的抵制甚而是攻擊。在這種環境之下,小男生經常有被孤立的感覺。

這是男人對女人第一階段的認識,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在小小的心靈裡,女人的形象已根深柢固的形成,除了母親之外,她們都是一鼓否定的力量。若母親對小男孩的行為也是加以嚴緊管束,則這種印象就會更加鮮明了。

女人不明白,為何男人在一段男女關係都表現出不甘受控,強調自由和個人空間的重要?為何女人一旦欲與男人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時,男人就會開始逃避?或許就連男人自身也解釋不到這種恐懼的緣由。因為小學的不愉快經歷已被男人刻意的掃進深層意識了。

小學時的經歷亦會產生另外一個後果,那就是男人很習慣為了討得女人的歡心而自我掩飾或否定,但當關係一旦穩定下來後,男人就原形畢露,回復本相。女人怨,男人都是沒良心的,取得他們要的東西後,就怠慢下來,但妳們須知道,男人的這種性格,是被女人訓練出來的啊!

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

小學的校園裡,男孩子經常被視為「搗蛋王」,受女生告發,被老師懲罰。還記得,當年像我如此乖巧的男生,每逢星期五的英文堂,由班主任領課,我都會遭到女生「正義」的檢舉。

「Miss,書蟲剛才小息排隊時推了黃永生一下!」臉上長了一顆大痣的李綺華經常與我作對。還記得一次小息堂我與同學玩抓子兒,她一聲不響的從後搶去其中一顆抓子,我急得追在她身後,但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發育,加上當時的我是一名小胖子,無法把她逮住,氣上心頭,於是起腳踢她,誰料中不到她的「八月十五」,卻把她的裙子踢起來,露出了粉紅色的小內褲。後果你也可以想像得到吧!給訓導主任打手掌是少不免的,還要被同學嘲笑為小淫蟲!書蟲小小的心靈受到很大的挫傷,為什麼老師就不追究李綺華搶我的抓子這事呢?這不公平啊!事實上,當時女生與老師的關係比較密切,像是聯成一黨對付頑劣的男生。

說起打手掌,這真是像一場黑社會迫人入會的儀式!犯了校規的男生橫排成一直線,為的就是要讓排在後面等待受罰的男生看到「同胞」被打的景況,訓導主任一個一個輪流的用大木尺抽打小小的一塊肉塊,沒有規定打多少下,端視乎訓導主任個人的喜好和心情。書蟲排在最後,不知是否訓導主任之前用力過度,筋疲力竭,輪到我的時候,他竟然只罵我數句就讓我走了。但那種等待受刑的恐懼,至今我仍記憶猶新。

小學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地方,也是為男人帶來最多挫傷和創痛的地方,長大成人後,談起往事,我們會當笑話般輕輕帶過,或許就連我們自己也不曉得,這段日子的經歷對我們的性格發展、人際相處、兩性關係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妻子和女友對自己男人的了解通常也涉觸不到這段重要日子,男人也不欲談論這段充滿挫敗的經歷。

丹.金德倫博士 ( Dan Kindlon )麥可.湯普森博士 ( Michael Thompson ) 撰寫的《該隱的封印》( Raising Cain ),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孩童時代如何模造成今天的男人樣貌。

來自咖啡的啟蒙

究竟是咖啡本質上有某種使人獲「啟蒙」的能量,還是人們利用咖啡作為一種啟蒙的媒介?總之,歷史上,咖啡這種飲品與社會運動結下不解之緣。

自從一五五四年的君士坦丁堡 ( 今之伊斯坦堡 ) 誕生全世界第一家咖啡館,咖啡館一直是交換知識和資訊的場域,因此咖啡館被冠以「賢人學校」之雅號。

咖啡文化於十七世紀傳入歐洲,一名叫普洛科普 ( Procope ) 的西西里移民在巴黎開設咖啡館,吸引了許多思想家和文人出入其間,如經常撰文抨擊專制王權和封建制度的作家伏爾泰 ( Voltaire ) ,寫《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源起和基礎》《懺悔錄》盧梭 ( Jean Jacques Rousseau ),寫《波斯人書簡》、《論羅馬人盛衰之原因》《法的精神》孟德斯鳩 ( Montesquieu ),來自北美的哲學家、科學家富蘭克林 ( Benjamin Franklin ) 也是常客。據說,富蘭克林於一七九O年逝世時,普洛科普咖啡館下半旗以示哀悼。今天,你要是親臨這間位於巴黎的咖啡館,你會被告之那一張是昔日伏爾泰和盧梭曾一起坐過的桌子。

上述只說了一些舉世知名的思想和社會運動偉人,事實上,民間尋常百姓也習慣在咖啡館高談闊論,激發靈感。作家則一邊喝咖啡,一邊寫作。

咖啡文化席捲全球,奧地利作家禇威格 ( Zweig ) 在他的《昨日的世界》曾這樣寫:「在維也納的咖啡館裡,只要付出一杯咖啡的費用,除了可以打牌、接收郵件,更可以閱讀各種報章雜誌,也可以互相討論各種議題。這種公共空間是最優良的教養場所。」

綜看今天的咖啡館,似乎仍留下一些昔日的影子,有報章雜誌的供應,人們可以上網接收電子郵件。但那種啟蒙的氣氛已被無傷大雅的閒聊所取代。不過,也不盡然,有一次,書蟲在星巴克捧著電腦記事簿在趕稿,忽然一團黑影在我的面前掠過,我抬頭一看,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專欄作家陶傑,他甫坐下,呷一口咖啡,就埋首格子裡去。不久,年青電影導演彭浩翔拿著一堆剛買下來的書,大刺刺的坐在我的面前,冒失地問我有否二十元可以借他買一杯咖啡。
(上述部份資料來自辜振豐《布爾喬亞 — 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

咖啡的宗教故事

星巴克 ( Starbucks )將咖啡文化推至極至,現時全世界大城市的地標都被星巴克進佔了。當然你不會認為咖啡是源於美利堅共和國吧!或許你會肯定的說:「咖啡當然是來自歐洲啦!」你真的這麼肯定嗎?在未說咖啡源自那個國家之前,先告訴你,原來咖啡的源起與宗教關係密切,但基督教和回教說的有不同版本。

根據基督教世界流傳的說法,在北非的衣索比亞南部的卡發州 ( Kaffa ) ,有一名叫卡丁的牧羊人,某日如常出外牧羊,突然發現羊群在蹦蹦跳跳,異常活躍,他仔細一看,發現牠們在吃地上的紅果實。他估計,是這些紅果實使得羊兒如此渾身帶勁。於是,他帶著這異物往找鄰近修道院的一名神父求教,神父聽了牧羊人的說話,好奇心驟起,於是把數顆紅果實往嘴裡送,不一會,神父也變得生龍活虎。自此,所有神父在望彌撒前都會吃下幾顆紅果實,即後來命名為卡發果,流傳至今就成了咖啡果了。

伊斯蘭世界也有它的咖啡故事。話說歐瑪是伊斯蘭世界的一名醫師,某日他奉召去醫治摩卡州 ( Mocha ) 總督的女兒,但這名掌上明珠的病情卻每況愈下,摩卡州總督一氣之下,將歐瑪放逐。放逐期間,歐瑪飢腸轆轆,看見一隻小鳥正在啄食樹上的紅果實,並發出響亮悅耳的鳴叫聲。歐瑪彷彿得到上天的啓示,立即摘下紅果實,將之熬成湯汁,一口氣把它喝下去,霎時身心開朗,活力十足。他將之製成藥物醫好了許多病人,美名傳遍各地。總督得悉後,以重禮將歐瑪接返摩卡,並尊他為聖人。摩卡咖啡亦因此得名。

上述兩個傳說那個才是事實已不可得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咖啡源於中東。有關咖啡的歷史故事真是多得不可勝數,它甚至可說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推動媒介。 ( 待續 )
(上述部份資料來自辜振豐《布爾喬亞 — 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

紙上百貨公司

根據美國《商業週刊》( Business Week ) 預計,到今年底會有一半以上的上市網絡公司,將陸續傳出獲利的消費,其中以從事電子商貿 ( E-Commerce ) 的網絡公司的成績尤為驕人!於是,曾被追捧上天復被踩得不值一文的亞馬遜網上零售集團,再次受到投資者的擁抱。

辜振豐《布爾喬亞 — 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內裡有一章「Mail Order 郵購」,讀來感到發生在十九世紀的郵購業務,其實跟今天的所謂電子商務,在操作上其實沒有兩樣。

今天結合網上網下訂購貨品的零售集團席爾思 ( Sears ) ,其創辦人席爾思先生在十九世紀末原為車站管理員,他見證美國的鐵路系統的發展,鐵路網絡四通八達,於是他想到了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 ( Business Model ) ,就是利用鐵路網路進行商業活動。起初,他從芝加哥一家珠寶鐘錶公司,以每隻成本十二美元購入一批鍍金錶,然後以十四美元轉售予鐵路網絡沿線的車站管理員。由於市場上這些鍍金表的價值仍遠高於十四美元,所以不少鐵路管理員十分樂意與席爾思交易。

後來,席爾思開始在郵購雜誌刊登產品廣告,他販賣的商品已迅速擴展至成衣、家具、縫紉機、嬰兒推車等。生意愈做愈大,他自己發行商品目錄,商品內容曾厚達五百多頁。以商品目錄這種形態而言,席爾思利用「資訊流」和「物流」的結合,創立了一家「紙上百貨公司」。

說到這裡,大家是否感到這種商業模式非常熟識,一百多年前的席爾思和今天的貝佐斯 ( Jeff Bezos ) 其實做著同一件事,也就是透過資訊流和物流的完美結合,建立直接與消費者交易的平台。當然,我們不得不佩服席爾思就地取材的觀察力和敏銳的商業觸覺。

只要多讀歷史,多觀察身邊環境的轉變、多動腦筋,任何人也可以步席爾思和貝佐斯的後塵,建立自己的商業王國。

聖誕節與太陽神














老實說,我認為辜振豐《布爾喬亞 — 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可以寫得更好,作者拿了一些我們在生活上會經常遇到的事物,追溯它們的源起和發展,也即所謂的「典故」,這可以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文筆適宜生動跳脫,只可惜作者仍未能拋開學者那種拘束和炫耀的習氣,使得閱讀時仍感受到不少礙眼的沙石。不過,這本書有一大好處,就是圖文並茂、全彩印刷、字距適中,容易閱讀。

你知道為什麼聖誕節選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嗎?「因為耶穌在二千多年前的這個日子出世嘛!」書蟲猜你不會這樣答吧!說來也真有點不可思議,這個日子其實是「太陽神」的誕生日。話說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三一三年頒布羅馬國教為基督教,天主教的主教會議討論如何確定耶穌的出生日期,在一次名為尼凱亞的會議上,當時的教皇西爾貝斯塔一世決定接受君士坦丁大帝的提議,既然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身份就等同羅馬人信奉的太陽神,而冬至日是太陽神的誕生日,冬至日設於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故聖誕日就選在此日。

這產生了另一疑問,有名你叫,太陽神嘛!怎會在冬天而不是在太陽最旺盛的夏天出世?原來那時在秋收結束後,北國的歐洲就進入晝短夜長的日子,當時的人對黑暗懷有恐懼,認為黑夜的惡靈隨時來襲。他們信奉太陽神會為他們驅逐惡靈,故冬至一到,他們就舉行盛大的祭典儀式,祈求太陽神的庇佑。

明顯地,這是一種鑑於政治現實的妥協,用意是使羅馬人更容易接受這個新的國教。與其說羅馬人相信耶穌,倒不如說他們相信太陽神好了。

所以,今天聖誕節隱含著不少昔日羅馬冬至祭儀式的影子,冬至祭結合了農神節的慶祝,奴隸與主人同樂、大快朵頤,披著獸皮,載歌載舞,共享豐收。是否與今天的聖誕派對有點兒對應?!

記著這個故事,在今年的聖誕派對上,與別人分享,擔保你在人際關係上可獲不錯的收成。

贏取良好第一印象


俗語說:「腰纏萬貫,不如一技隨身。」行走江湖,如何增加別人對你的好印象?說話要「有涵」,卻又不要過於炫耀,不能流於理論,又不應太過激進,此中要拿捏得恰到好處,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人們最常談論時政,書蟲眼見不少人的論點都只是拾人牙慧,沒有個人獨到觀點,大家唯唯諾諾。當然,我們不是政論家,但參與這種討論,就等於將自己與一般無知婦孺歸於同類,所謂「獻醜不如藏拙」,沒有精到見解,還是保持靜默,擺出一副「深藏若虛」的姿態,叫人摸不清你的底細,還可能會被別人「高估」呢!況且,時政之事總有兩面,也就很容易引起爭端。總而言之,你若自問沒有臥龍鳳雛之才,對時政討論還是避之則吉。

另一類社交場合的熱門話題是娛樂圈八卦醜聞,嬉笑怒罵,言詞不免流於尖酸刻薄,說得投入,恐會流露三姑六婆之態,遭人笑話。至於生活消費情報的交換,或互相吹噓成就,很容易顯得虛偽瑣碎。

那麼,怎樣的話題能「安全地」突顯自己,在人家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書蟲認為最佳的姿態是那種「信手拈來」,在身邊的事物拿取題材。譬如說你與一名經常出外公幹或旅遊的漂亮女士閒聊,談起機場,再說到機場內的外匯兌換店 Thomas Cook ,這家全球最大的旅行社和外匯兌換集團的創辦人Thomas Cook原來是一名十九世紀的英國牧師,他創辦旅行社源於當時的禁酒運動。話說一八三五年,Thomas牧師與幾位好友成立「中南部禁酒協會」,鼓吹民眾戒酒戒煙,協會決定在中部拉佛鎮舉行大會,Thomas牧師為了鼓勵更多人可以參與這次大會,於是與鐵絡公司磋商,以五折價錢集體購買車票。就是這樣竟然開啟了一個商業契機。Thomas開辦了一家旅行社,為民眾提供訂票服務,進而提供導遊、外匯兌換等「關連」服務。後來,Thomas牧師乘着當時婦女解放的勢頭和自行車(Bicycle)的發明,於一八九O年舉辦歐陸自行車之旅,參加者大部份是女性。可以說,女性是Thomas Cook邁向成功很重要的力量。

若果你能以從容而不炫耀的態度,將上述有趣的故事告訴你初相識的女伴,書蟲相信對方一定對你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上述故事乃引述自辜振豐著的《布爾喬亞 — 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這書還有說及咖啡、博覽會、百貨公司、郵購、保險、監獄、動物園等有趣的故事,書蟲會在此挑一些來與大家分享。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