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Books

Jeff Tsui的閱讀記錄

Name:
Location: Hong Kong

徐少驊|Jeff Tsui畢業於澳洲悉尼科技大學。先達智能有限公司及易訊咭科技有限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多年從事VIP、會員、客戶管理方案及諮詢服務,經常主講有關全球「客戶關係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趨勢,為多間報刊撰寫企管文章。

Thursday, January 08, 2009

《世界的另一種可能》(Making Globalization Work)作者序

一九九七到二○○○年間,我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擔任資深副總裁和首席經濟學家,在我離開世界銀行之後,寫了《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那本書裡記載了許多我在世銀和白宮任職期間的所見所聞。自一九九三到九七年,我也是柯林頓總統麾下「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裡的一員,後來並接任了該委員會的主席。那是個經濟動盪的年代:一九九七到九八年的「東亞金融風暴」,使得幾個最成功的開發中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經濟衰退和蕭條;而正從共產主義轉型為市場經濟的前蘇聯,本以為會因此有新的榮景,但結果卻導致該國人民所得和生活水準大幅滑落70%之多。整個世界明顯充斥著激烈的競爭、不確定和不穩定,這樣的環境讓人們生活艱辛,而開發中國家也未盡力促進自己的福祉。但是我愈來愈認為,先進工業國家不僅沒有竭盡所能透過諸如國際貨幣基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以及世界銀行這類國際組織,去協助那些開發中國家,有時反而讓他們的生活益形艱困。像IMF的計畫就明顯地使當時東亞金融風暴更惡化,而他們加諸於前蘇聯及其附庸國的「震撼治療」(shock therapy,編注:指以快速開放市場及全面自由化的方式改善經濟),正是那些國家經濟轉型失敗的主要因素。

  我在《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一書中談論了許多這類議題。由於長期在白宮和世銀的內部親眼目睹各種政策的形成,並與開發中國家肩並肩地工作,協助他們發展各種可促進成長,減少貧窮的策略,因此我覺得自己對於這類議題的爭論可以提供一些獨特的觀點。除此之外,同樣重要的是:身為一個經濟理論專家,我花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致力於了解市場經濟的優點與限制。我的研究結果不僅對於一般所聲稱的「市場效率」產生懷疑,也對於提倡全球化的一些基本信念(譬如認為「自由貿易是促進國家福祉的必要條件」)提出質疑。

  《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裡,我還描述了國際金融制度及其機構的一些敗筆,並闡釋何以全球化政策並沒有如當初預期,讓許多人得到原本能夠得到、且應該得到的利益。我也勾勒出欲使全球化有效運作所需做到的一些事情──尤其是我們應該為貧窮及開發中國家所做的事。這本書並針對世界金融制度及負責管理的國際金融組織應如何重整的問題,提出一些想法,惟限於篇幅,我那時未能詳述。

Joseph E. Stiglitz at AtGoogle Talks


  在白宮及世銀的那段期間,我站在一個極為難得的位置去了解全球化的種種問題,這也提供了我再寫這本「續集」的基礎。在華府的那些年我曾遍遊世界,見到許多政府領袖及官員,當時我正在研究全球化的種種成就與挫敗。而離開華府回到學界之後,我仍一直參與全球化的論辯。二○○一年,我因之前在資訊經濟學領域的研究而得到諾貝爾獎。自此之後,我訪問了幾十個開發中國家,繼續與學者及商界人士、各國的總統、首相及國會議員等切磋討論,同時參加了各種與全球社會各個環節的經濟開發及全球化議題有關的論壇及對話。

  在我即將離開白宮前往世銀的前夕,柯林頓總統要求我繼續留任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並擔任內閣閣員。我婉謝了他,因為我認為,設計一些政策及計畫幫助深為貧窮所苦的較落後世界,才是更重要的挑戰。在一個富足豐饒的世界裡,卻有那麼多人活在極度窮困之中,似乎太不公平了。儘管這些問題顯然很棘手,但我仍相信可以有所作為。我接受世銀提供的工作,不僅因為能有新機會研究這些問題,也因為這個工作給了我一個平台去支援開發中國家,為他們謀福祉。

  在世銀那幾年,我終於了解為什麼全球化會招致那麼多不滿。因為,全球化雖然可能帶來經濟發展,卻不必然如此。我看到許多國家的貧窮狀況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日益嚴重,而我也觀察到這種現象的更深一層涵義──這不僅是統計數字,而是關乎人們的生計。這些問題當然沒有什麼神奇的解決之道,但仍有極多可努力改進的空間,包括在政策、經濟組織、遊戲規則,以及心態,可讓全球化運作得更好。有些改變是必然會發生的;例如,中國大陸登上全球舞台,成為極重要的製造業經濟體(manufacturing economy),而印度則在產業委外(outsourcing)領域表現傑出;這些現象已迫使大家改變既有的策略與思考。

  而過去十年間,全球金融市場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不穩定:從一九九七至九八年的全球金融風暴,到拉丁美洲在新世紀初那幾年的金融危機,及至2003年開始的美元貶勢,都迫使我們重新檢視全球金融體系。遲早,這個世界必須進行我在本書接下來章節中所建議的一些變革,而且問題已不在於這類變革是否會發生,而是何時會發生;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在下一波全球災難發生後再進行變革,還是在災難來臨之前就有所作為?不過,察覺危機就馬上做出未經深思的變革,恐怕也不是改進全球經濟體制的最好辦法。

  冷戰的結束不僅開啟了新的機會,也卸除了舊的束縛。如今市場經濟的重要性已獲得認同,共產主義的衰敗則意味著各國政府已能擺脫意識形態之爭,專心解決資本主義的問題。如果美國能善用這樣的機會,以一些基本價值觀及原則為基礎,協助建立起國際經濟及政治體制,例如設計一種貿易協定以助貧窮國家的經濟發展,那麼這個世界早就能享受到冷戰結束的好處了。但正好相反的是,由於先進工業國家盲目爭取第三世界的「民心與民智」(hearts and minds),結果他們所創造的全球貿易制度其實只幫助了他們自己的特權企業及金融利益者,卻傷害了全世界最貧窮的那些國家。

  經濟發展是非常複雜的事情。的確,眾多批評IMF和其他國際經濟組織的論調中,有一個主要觀點是:他們那套單一標準的解決之道,根本不能(也的確沒有)掌握各國經濟發展的複雜性。但是,綜觀形形色色的全球經濟發展經驗,確實存在一些通則。許多成功的開發中國家都採用了一些共同的政策,並依照各國情況加以調整。本書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解釋這些共通之處。

  我也應該說明一下我之前各項研究成果的相互關聯性,尤其是與諾貝爾獎有關的作品以及影響我在華府的政策立場,和我一系列著作﹝特別是《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及《狂飆的十年》》﹞(The Roaring Nineties)兩本書的研究。

  我過去的學術論述探討了不完全與有限的資訊,以及不完全競爭(imperfect competition)會導致什麼結果,這些研究讓我覺察到市場的局限性。多年來,我和其他人士已把這項論述運用在總體經濟學上。而我在公部門經濟學方面的研究,則強調政府和市場間需要維持平衡。這個觀點與柯林頓行政團隊的看法很接近,我在經濟顧問委員會服務的那幾年,也曾協助起草年度的〈總統經濟報告〉,提出此觀點。

  然而到了世銀之後,我卻對自己看到的深感不安:世銀,甚至IMF,都在推動保守經濟政策(例如讓社會安全事業民營化),這與我在白宮一直努力奮鬥的剛好相反。更糟的是,他們所引用的經濟模式正是我過去學術研究中所極度質疑的。(當然,當我得知柯林頓政府的財政部後來也在推動這些政策時,我就更感不安了。)

  我的經濟研究已經揭示了IMF的經濟觀點及「市場基本教義派」的基本缺陷(也就是他們相信放任市場運作自會產生經濟效率)。但是智識上的一貫立場(與我之前的學術結論一致)驅使我說出自己的憂慮,因為IMF所推動的政策(譬如針對東亞金融風暴的做法),可能只會使事態變得更嚴重。我若不提出呼籲,反倒是怠忽職守了。

  我們在柯林頓政府裡一直奮戰的就是這些議題,這不僅與美國人民有關,也與全世界人民有關。從柯林頓政府轉赴世銀之後,我持續推動公部門及私部門之間維持適當平衡的做法,並促成那些有助於社會公平及充分就業的政策。我在世銀任內提出的一些議題,當時曾獲世銀內部很多經濟學家的熱情支持,那些想法也與我在《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一書中所寫的相近。

  諸如全球金融危機、由共產主義轉型到市場經濟的艱難挑戰,這些事件引起的那股激動情緒已經消退。今天,我們已能用較平靜的眼光看待這些事,如同我在第一章中會敘述的,如今各方在許多重要議題已逐漸達成部分共識,我在《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一書中也說明過類似的想法,該書也改變了「該如何重塑全球化」的議題討論,裡面不少觀點現已被廣為接受,甚至連IMF也漸漸認同我對「不管制投機資金的流入極其危險」的論點。當然,美國或其他地區的左派與右派仍在持續衝突,這種現象提醒我們,不管在經濟學或基本價值觀上,這兩派間的歧見仍深。事實上,我對國際經濟組織最大的批評之一就是:不管環境如何,他們總是用一種特定的經濟觀點看事情;而這種觀點,我認為很多時候都會造成誤導。

  本書也反映了我對民主程序的信念;我的信念是,由於特定企業和金融利益者對全球化進程有極大的主導力,唯有擁有充分資訊的公民才能監督他們,以免受這些勢力剝削;我也相信,在全球化能否有效推動這件事上,先進工業國家的一般百姓和開發中國家的人民,是休戚與共的。我也希望本書如同我前幾本著作,有助於改變全球化觀點,甚至,最終還能改變重塑全球化的政治過程。

  全球化領域中一直有些重大的社會衝突在上演,不少還涉及基本價值觀。其中最重要的衝突,就是政府與市場該扮演什麼角色的問題。

  以往保守派人士總是很欣賞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看不見的手」(invisible hand)的概念──市場及追求自利,就像一隻看不見的手,會自然帶來經濟效率。儘管這一派人士承認市場如果只靠自己的力量,可能無法產生社會可接受的所得分配,但他們仍聲稱「效率」和「公平」應該分開來談。

  保守派的觀點認為,經濟與效率有關,至於「公平」(它就像「美」一樣,看法經常因人而異)的問題,則應該留給政治去處理。但如今,這種由市場基本教義派出發的辯護大多噤聲不語2。我在資訊經濟學的研究已指出,只要資訊是不完全的,尤其是當「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ies)時──亦即「某些人知道一些別人不知道的事」──那隻看不見的手會「看不見」的原因,是因為它根本不存在。若沒有政府適當的管制和介入,市場根本不會自然產生經濟效率。

  近年來,我們已看到很多明顯的事蹟印證了以上理論。正如我在《狂飆的十年》中所描述的,追求私利的上市公司執行長、會計師、投資銀行等,並沒有帶來經濟效率,反而因為巨額投資錯置而導致經濟泡沫化,而當這些泡沫破滅時,總是會帶來經濟蕭條。

  如今,大體來說大家都了解市場有其局限(就算在政治界不見得,至少在經濟學家的圈子是如此)。九○年代美國及其他地區的醜聞,已經把「美國式的財政及資本主義」從它占據已久的寶座上拉下來。影響所及,華爾街經常短視近利的觀點,也逐漸被視為經濟發展之敵,因為經濟發展需要的是長程思考及規劃。

  另一個逐漸被認同的觀點是:資本主義並非只有一種版本,也沒有一種所謂「對」的方式去發展經濟。的確有其他形式的市場經濟存在,例如瑞典的市場經濟就始終能維持強勁成長,也因此發展成相當不同的社會,並且因為較好的健保、教育制度,與較平均的財富分配而聞名。雖然瑞典版本未必適用其他地方,也未必適合某個發展中國家,但是它的成功證明了一點,就是有效的市場經濟是可有不同做法的。既然有抉擇各種選項的餘地,民主政治程序就應該成為決策重心,而不是仰賴技術官僚。我對國際經濟組織的另一點批評,就是他們想假裝並沒有「取捨」(trade-off)這種事(他們聲稱有一套政策會對人人都更有利)。然而經濟的本質就是選擇,本來就有選擇的餘地,有些選擇會對某些群體有利(像是外國資本家),卻以其他人的利益為代價;有些選擇會讓某些群體承受風險(像是勞工),卻讓其他人獲利。

  所有的社會都必須面對一個核心選擇,就是政府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經濟發展要成功,政府和市場間就必須取得某種平衡。政府應提供那些服務?應該推行公共退休金制度嗎?應該以誘因鼓勵某些部門嗎?應該制定哪些規定,以保障勞工、消費者及環境?這種平衡顯然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重新調整,而且每個國家的狀況勢必不同。但是我將在本書中說明,過去全球化的一貫做法只會使取得這種必要的平衡變得更加困難。

  雖然批評全球化的人看法沒錯,認為它過去總是在推動某些特定的價值觀,但是我也希望在本書中說明,事情不是非如此不可。全球化並非必然會損害環境,加深貧富不均,削弱文化的多元發展,或以一般百姓的福祉為代價來提高大型企業的利益。我將在本書中指明,如果全球化能妥善管理,那就如同它帶給東亞許多成功發展國家的效用一樣,也將對全世界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帶來極大利益。

  用什麼態度看待全球化,與如何看待過去因全球化的管理方式而造成的挫折及社會不公,可反映出一個國家及其人民的基本信念及態度,他們對政府及市場該扮演何種角色的看法,他們對社會正義賦予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對非經濟性價值的重視程度。

  比較不重視降低所得不均現象的經濟學者,較易認為政府為降低所得不均而須採取的行動,可能太過昂貴,甚至可能降低生產力。這種「自由市場」的經濟學者也比較傾向於相信:沒有政府干預,靠自身的力量運作的市場最有效率,而想幫助窮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讓經濟成長,因為如此一來,成長帶來的利益總會以某種方式涓滴流入窮人的口袋。(有趣的是,即使經濟研究已經逐漸摧毀了這種理論基礎,這種信念仍然屹立不搖。)

  另一些人,就像我一樣,認為市場的力量往往無法產生有效率的結果(例如,產生了太多的污染及太少的基礎學科研究),並且為所得不均及高度貧窮等弊病而感憂慮,那麼,通常這群人也會相信,降低所得不均所花的代價,並沒有保守派經濟學者所預期的那麼高。這派人擔心貧富不均及貧窮等問題,所以也會看到不處理這些問題所衍生的高昂成本,包括疏離、暴力,以及社會衝突等社會後果。這一派對政府干預的可能性也抱持比較樂觀的態度;雖然政府做事有時候(甚至經常)要比大家所期望的效率低,但仍有很多著名的成功例子,有些例子我也會在本書中提出討論。畢竟,所有的人類組織都不完美,如何從這些組織的成敗中學習,便是我們的挑戰。

  對「處理所得不均及貧窮重不重要」這個問題的立場,也反映了各派人士不同的基本觀點。大體而言,關心貧富不均的人,認為貧或富主要與運氣有關──財富是因為擁有天生好基因或有錢父母的運氣(就像中了「精子樂透」)6,或是在好時機(例如在發現石油之前,或房地產價格漲勢正在起動時)買下好地段土地的運氣7。反之,比較不關心處理貧富問題的人,則認為財富是努力工作的報酬。這個觀點認為,所得重分配不僅取走了努力工作及儲蓄的誘因,甚至幾乎是不道德的,因為它會影響個人原本就該被回饋的報酬。

  這些立場還會衍生出對其他很多議題的態度。比較不關心所得不均、而比較關心經濟效率的人,也會比較不關心如社會正義、環保、文化多元性、國民健保,以及消費者保障等非經濟價值。(當然這有很多例外,例如保守主義者也可能會擔心環保問題。)

  我特別提出經濟與文化態度間的這種關聯,是想強調我們託付怎樣的人做這些重要經濟決策,影響有多大。如果我們授權給「保守派」做決策,那麼我們幾乎必然會得到反映他們政治利益及文化價值觀的經濟政策和成果8。而本書顯然反映了我個人的判斷和價值觀;至少,我希望自己的立場透明公開,並試著把當前的經濟爭議正反面都呈現出來。

搶救全球化

  大約七十年前正值「經濟大蕭條」時,英國的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建構了他有關失業的理論,同時詳細說明政府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以助經濟復甦,進而帶來充分就業及成長。凱因斯當時頗受保守派非議,他們認為他的處方是在強化政府的角色。保守派們還抓住預算赤字必然會帶來經濟衰退的理由,大砍政府提出的新計畫預算。

  但事實上,凱因斯對於拯救資本主義體系的貢獻,比所有親市場(pro-market)的財政學家加起來還多。假如當時保守派的建言佔上風,經濟大蕭條將會更加惡化,可能拖得更久也更糟,而要求「在資本主義之外另有選擇」的論調也可能興起。同樣的,我認為除非我們正視並處理全球化的問題,否則就很難維持它現有的動能。

  全球化就像經濟發展一樣,不是必然會發生的,儘管它背後有很強的政治力與經濟力加持。根據大多數指標來看,從第一次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球化的發展無論在速度上及幅度上,都減緩、甚至倒退了,例如當時的貿易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其實是下降的9。如果對一個國家的許多或大多數人民來說,全球化帶來的只是生活水準降低,或必須要他們在基本文化價值觀上做出妥協,那麼企圖減緩,甚至中止全球化的政治需求自然會產生。

  當然,全球化的道路不僅會因想法及經驗而改變(例如,貿易或資本市場自由化是否真能促進經濟成長的看法,以及這些改革的實際經驗),也會因全球重大事件而改變。近年來,九一一事件和反恐怖主義戰爭、伊拉克戰爭,以及中國和印度的嶄露頭角,已使全球化的爭論全然改觀,我會在本書中將詳論這些情形。

  本書所談的不僅是經濟,更重要的是談政治如何一直被用來塑造經濟體系。

  經濟學者相信誘因的影響力。以往這個世界的確有很強的誘因,也有極多的機會去塑造政治程序和經濟體系,犧牲多數人的利益,來為少數人牟利。

  開放、民主的程序可以限制特定利益團體的力量。我們可以把倫理重新帶回商業界。上市公司的管理目標不僅應重視股東的權利,也應重視受企業行動影響的其他人的權利。每個受過教育又肯用心的國民都能了解該如何有效推動全球化,或者至少讓它運作得較好,也應該能要求他們的政治領袖以此來引導全球化的方向。我希望本書有助於實現以上的願景。

Labels: , ,

Sunday, November 19, 2006

《無料呻吟》:城市人的傷痕記錄

很早就想向大家推介這本書 —《無料呻吟》,記述一名叫枚方雲頓的日本半紅不黑的搞笑藝人,在涉谷、新橋等熙來攘往街道上,設立一個小攤,張起寫著「我在聽你說,無料!」的紙牌,在日本,「無料」即免費的意思。這名束著一頭橙色短髮其貌不揚個子短小的青年人,三年來就是這樣子坐在街頭聽著別人的心聲。

讀這本書,我的腦海不斷地重覆王家衛的《花樣年華》的一幕,周慕雲在柬埔寨吳哥窟對柱上的小穴說話,然後用草封緘。人生,有一些藏在心裡的話,不能對任何人說,而這些心底話卻又是最真實的。

數年前,我也曾試過,在網上的「配對網」開了一個帳號,主題是:I want to listen to your story,開出的對象條件是男女不拘。結果是,回應者九成是女性,大多是文員,見面的時候,談得最多的是她們的工作和感情,其中一名印度裔的女子最特別,她曾是老千,騙過人,姐姐是自殺死的。

不過,很快我就放棄這種「聽別人故事」的活動了。原因有二:我沒像枚方雲頓般認真地看待這項活動,聊天聽別人的故事,是為了開拓視野,尋找寫作靈感,動機是屬於自私的。不像這位橙頭日本青年,他有點兒像社工,重點放在說話的人,而《無料呻吟》這本書的出現也不是預先計劃好,這本書鼓勵我們多聽少說,算是有益世道。我後來雜務纏身,很自然地就沒繼續下去了。

還有另一個原因,應約的女子,似乎大多都不太相信我是來聽故事的。這也很難怪她們這麼想,畢竟我使用的是「配對網」這樣的平台。為免浪費別人的大好青春,我逐漸淡出這項活動。

《無料呻吟》記述的,是城市人的心事,有點像電影《人生交义點》的情節。每天,無數人在這個城市擦身而過,這麼近又是那麼遠,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做丈夫的、做妻子的、做兒女的、做老闆的、做打工仔的……,都有一些難以言喻的心事。這些心事隱藏得就連當事人也一時之間說不出來,卻又隱隱作痛。讀完這本書,加深了我一種感覺,那就是,城市人都滿心傷痕,所背負的是一串串的悔疚和失望。

《無料呻吟》裡的主人翁有情婦、露宿者、不敢表白的男生、患重病的少女、夢想當演員的青年人、老處男和老處女、曾多次自殺不遂的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深感寂寞的城市孤客、活得有理想的交援女生……。

這些故事不一定高潮迭起,卻是叫人感動和反省。

橙髮主持人說,「我在聽你說」最困難的地方是禁制自己發表意見。大部分訴說心事的人其實都清楚自己的狀況,懂得分辨對錯,甚至知道下一步應該怎樣做。他們欠缺的只是繼續走下去的氣力。作為一個「聽者」,他的主要職能不是給予意見、不是判斷是非,而是靜靜的聆聽和為說者打打氣。

我與橙髮青年差不多是同時展開「我在聽你說」這項活動,但我中途放棄了,枚方雲頓卻立下志願:「只要還有人找我,我會一直聽下去。」

Sunday, October 01, 2006

在暴力文化中成長

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較女孩面對更多的暴力對待。

一項美國的公立學校調查結果顯示,如果以相同的族群來作比較,男生比女生受到較多粗暴的對待。非裔男生被打的比例為非裔女生的三點一倍;白人男生被打的比率是白人女生的六倍;亞裔男生則是亞裔女生的八倍。

無論是老師和家長都普遍接受,男孩在表現頑劣時是可以作出體罰的,而女孩則應予以安撫。這種心態在父親身上表現尤為突出,不少父親對女兒呵護備至,說話時輕聲細語,對兒子則如長官對待士兵般嚴苛,說話時不帶感情。這是由於父親兒時也是受到同樣的對待,老子也是這樣被培養出來的,於是照板煮碗的施於下一代。

這是一個很錯誤的管教方式,兒童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男孩的心靈敏感度比女孩有過之而無不及。粗暴的管教 ( harsh discipline ) 帶有輕視、詆毀、找人代罪或是威脅的成份,許多遭受羞辱、輕侮對待的男孩,長大後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別人。

正如丹.金德倫 ( Dan Kindlon )麥可.湯普森 ( Michael Thompson )《該隱的封印》( Raising Cain )所說,父母和老師對男孩有兩種預設的「原型」:一就是必須加以馴服的「野獸」 ( wild animal ) ,另一就是無須管束的「王子」 ( prince ),「王子」的野蠻行為是天性使然,故無須理會,我們當聽到一些父母說:「男孩子就是這樣的嘛!」男孩打架生事,恃強凌弱都得默許。成人無論是採取那一種態度,都是強化男孩世界的暴力文化。

男孩的暴力文化在同儕間 ( peer group ) 亦再一次獲得鞏固,同儕團體要求男生的言行符合標準,又或必須加入為同夥,若有男生做不到或不加盟,同儕力量將使他落入可笑的處境,不管是所看的電視節目、所穿的鞋、襪子的顏色、襯衣的長短、髮型、走路的步伐,通統都可以成為笑柄。學校中經常會出現身形高大的男生欺負較弱小的同胞。

在這種暴力文化長大的男人,他們很難與人產生親密的情感和信任的關係。這解釋了男人一些共有的性格特徵,包括自衛 ( self defensive ),競爭心強、沉默、冷漠。

不蒙悅納的該隱

為什麼丹.金德倫 ( Dan Kindlon )麥可.湯普森 ( Michael Thompson ) 寫的書起名《該隱的封印》( Raising Cain )。有讀聖經習慣的人就會知道,該隱 ( Cain )是聖經的一個人物,他和亞伯 ( Abel ) 都是亞當和夏娃所生的兒子。

該隱因上帝不喜歡自己獻上的祭物,卻悅納了他的兄弟亞伯的祭品,該隱的心充滿了嫉妒、沮喪和憤怒,但對自己的感覺卻沒透露半個字。聖經這樣形容該隱:「他的臉一下子垮下來了!」上帝發現了該隱的情緒,並嘗試開導他,對他說:「你為甚麼發怒呢?你為什麼變了臉色呢?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伏它。」該隱沒有聽從上帝的勸告,還將亞伯殺死。

作者引用「該隱」這名「壞蛋」作為書名,是要說明不少男人的成長過程中有着該隱同樣的經歷,他們還是小孩時有強烈被愛和被尊重的欲望,當這種欲望得不到滿足時,他們就用憤怒和暴力來回應,而不以溝通來講出自己的感覺。父母、老師對男孩的憤怒和暴力不能理解,認為必須對男孩的叛逆加以責難和糾正,換來的卻是更多的憤怒和暴力。

該隱的故事亦說明了每一個男孩都有取悅他人的欲望,特別是對父親。若父親的回應不符期望,他們就感到該隱式的失望與羞愧,因感到不被尊重而引起的憤怒、因不懂表達而形成的沉默、因累積的憤怒而引發的衝動行為。

在該隱行凶之前,上帝曾提醒他,不要被怒火所控制。若該隱真的能夠找到憤怒情緒的源頭,能向上帝訴說他的感覺,就不會淪為殺人兇手了。

《該》書的小題是「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男人為何都醉心工作上的競爭?何以他們都不擅於表達自己的感覺?何以他們不懂得用身體語言表達關愛之情?很少人會從他們童年的成長歷程來理解今天的男人面貌。《該》不但是一本親子天書,也可作為男人自我認識或妻子了解丈夫的工具書。

勿將躁動的孩子視為「問題」

丹.金德倫博士 ( Dan Kindlon )麥可.湯普森博士 ( Michael Thompson ) 撰寫的《該隱的封印》( Raising Cain )裡,記述了一則有趣的真人真事,綽號「野東西」 ( wild thing ) 的米區.威廉斯 ( Mitch Williams ) 是前美國職捧大聯盟的球員。有一次接受體育記者訪問時說,他小時候被視為一名過動兒,還患有專注力缺失症。記者接著追問:「父母有帶你就醫嗎?」威廉斯回答:「沒有!但我爸爸因此買下了一個農場。」作者的結論是,威廉斯的父親是有遠見的,他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兒子活潑好動的性格在農場中不致成為問題。

當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擁有能購買農場的父親。這裡強調的是方法,不要將兒子不合常規的行為視為「問題」,必須加以「醫治」或「糾正」,而是應該「開導」或「疏解」。不幸地,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的行為大多都被視作「問題」而必須立即加以「糾正」。

以中小學的課室設計為例,男生活動力高、易衝動和強調身體力量,偏偏不少課室和教學的設計都是靜態的,於是,難於「坐定定」的男生就成了課室秩序的破壞者。老師對男生作出呵斥、訓導、懲罰成了常見的現象。男生就是在這種不斷被否定的環境下長大。

《該》書引述一名幼稚園老師疏導小男生活力過盛的妙方,她在每天早操後,再讓孩子在課室外玩耍一會兒,然後才帶領孩子返回課室,小男生發洩過後,就較容易安靜的在課室學習。一名三年級的老師則會請明顯看來躁動不安的男生走一趟「公差」,如派發功課簿給同學。另一名幼稚園老師表示,她每天用擁抱來歡迎孩子上學,這舉措對調皮的學生有安穩的作用。還有一名老師說,他將課室重新設計,容許較多的活動空間,卻在不適合跑跳的地方用桌椅設成障礙,來減低學生跑跳的速度,這種設計容許適度的身體活動,課室無須全然的安靜,男生的活動不再被定義為不當的。當然,老師的教學會有時遭到打斷或干擾。但誰說教育必須在寧靜和有秩序的情況下進行?用成人的標準粗暴地施於兒童的世界,不但達不到真正教育的效果,反而會窒礙兒童的學習興趣。這亦是男生在小學和初中的成績總是不及女生的原因,老師經常的否定造成的挫折感,使學習成了痛苦的同義詞。

由女人訓練出來的男人

男人成長中的一個必經階段,就是要接受女人的統治。

正如丹.金德倫 ( Dan Kindlon )麥可.湯普森 ( Michael Thompson ) 撰寫的《該隱的封印》( Raising Cain )所說,小學是女性為主的環境,大部份的教師或是校方的權威人士多為女性,再加上女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較男生早熟,她們體型高大,有些高年班的女生甚至已出現性徵。於是,這種外表上的差異造成了女男之間心理上的高下之別,女生以大姐姐的姿態訓示小弟弟。事實上,小學老師有一項不成文的規定,挑選班長或風紀之職時,總是以身「長」為甄選標準,於是,女生常要兼負管理班房內外秩序的責任。

男孩子天生的特質是活動力高、易衝動和強調身體力量,而這些特質是否有價值,則取決於老師,偏偏大多數老師對這種特質都是持否定態度的。於是,由老師和女生結合的聯盟,就經常捕捉男生的違規行為,並施予懲罰。女人的團結,從女生經常得到女老師的嘉許和重用得到彰顯。男生要是想得到老師和女生的接納,就必須投其所好,按著她們的標準行事,但這一來又會引來男生的抵制甚而是攻擊。在這種環境之下,小男生經常有被孤立的感覺。

這是男人對女人第一階段的認識,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在小小的心靈裡,女人的形象已根深柢固的形成,除了母親之外,她們都是一鼓否定的力量。若母親對小男孩的行為也是加以嚴緊管束,則這種印象就會更加鮮明了。

女人不明白,為何男人在一段男女關係都表現出不甘受控,強調自由和個人空間的重要?為何女人一旦欲與男人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時,男人就會開始逃避?或許就連男人自身也解釋不到這種恐懼的緣由。因為小學的不愉快經歷已被男人刻意的掃進深層意識了。

小學時的經歷亦會產生另外一個後果,那就是男人很習慣為了討得女人的歡心而自我掩飾或否定,但當關係一旦穩定下來後,男人就原形畢露,回復本相。女人怨,男人都是沒良心的,取得他們要的東西後,就怠慢下來,但妳們須知道,男人的這種性格,是被女人訓練出來的啊!

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

小學的校園裡,男孩子經常被視為「搗蛋王」,受女生告發,被老師懲罰。還記得,當年像我如此乖巧的男生,每逢星期五的英文堂,由班主任領課,我都會遭到女生「正義」的檢舉。

「Miss,書蟲剛才小息排隊時推了黃永生一下!」臉上長了一顆大痣的李綺華經常與我作對。還記得一次小息堂我與同學玩抓子兒,她一聲不響的從後搶去其中一顆抓子,我急得追在她身後,但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發育,加上當時的我是一名小胖子,無法把她逮住,氣上心頭,於是起腳踢她,誰料中不到她的「八月十五」,卻把她的裙子踢起來,露出了粉紅色的小內褲。後果你也可以想像得到吧!給訓導主任打手掌是少不免的,還要被同學嘲笑為小淫蟲!書蟲小小的心靈受到很大的挫傷,為什麼老師就不追究李綺華搶我的抓子這事呢?這不公平啊!事實上,當時女生與老師的關係比較密切,像是聯成一黨對付頑劣的男生。

說起打手掌,這真是像一場黑社會迫人入會的儀式!犯了校規的男生橫排成一直線,為的就是要讓排在後面等待受罰的男生看到「同胞」被打的景況,訓導主任一個一個輪流的用大木尺抽打小小的一塊肉塊,沒有規定打多少下,端視乎訓導主任個人的喜好和心情。書蟲排在最後,不知是否訓導主任之前用力過度,筋疲力竭,輪到我的時候,他竟然只罵我數句就讓我走了。但那種等待受刑的恐懼,至今我仍記憶猶新。

小學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地方,也是為男人帶來最多挫傷和創痛的地方,長大成人後,談起往事,我們會當笑話般輕輕帶過,或許就連我們自己也不曉得,這段日子的經歷對我們的性格發展、人際相處、兩性關係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妻子和女友對自己男人的了解通常也涉觸不到這段重要日子,男人也不欲談論這段充滿挫敗的經歷。

丹.金德倫博士 ( Dan Kindlon )麥可.湯普森博士 ( Michael Thompson ) 撰寫的《該隱的封印》( Raising Cain ),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孩童時代如何模造成今天的男人樣貌。

來自咖啡的啟蒙

究竟是咖啡本質上有某種使人獲「啟蒙」的能量,還是人們利用咖啡作為一種啟蒙的媒介?總之,歷史上,咖啡這種飲品與社會運動結下不解之緣。

自從一五五四年的君士坦丁堡 ( 今之伊斯坦堡 ) 誕生全世界第一家咖啡館,咖啡館一直是交換知識和資訊的場域,因此咖啡館被冠以「賢人學校」之雅號。

咖啡文化於十七世紀傳入歐洲,一名叫普洛科普 ( Procope ) 的西西里移民在巴黎開設咖啡館,吸引了許多思想家和文人出入其間,如經常撰文抨擊專制王權和封建制度的作家伏爾泰 ( Voltaire ) ,寫《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源起和基礎》《懺悔錄》盧梭 ( Jean Jacques Rousseau ),寫《波斯人書簡》、《論羅馬人盛衰之原因》《法的精神》孟德斯鳩 ( Montesquieu ),來自北美的哲學家、科學家富蘭克林 ( Benjamin Franklin ) 也是常客。據說,富蘭克林於一七九O年逝世時,普洛科普咖啡館下半旗以示哀悼。今天,你要是親臨這間位於巴黎的咖啡館,你會被告之那一張是昔日伏爾泰和盧梭曾一起坐過的桌子。

上述只說了一些舉世知名的思想和社會運動偉人,事實上,民間尋常百姓也習慣在咖啡館高談闊論,激發靈感。作家則一邊喝咖啡,一邊寫作。

咖啡文化席捲全球,奧地利作家禇威格 ( Zweig ) 在他的《昨日的世界》曾這樣寫:「在維也納的咖啡館裡,只要付出一杯咖啡的費用,除了可以打牌、接收郵件,更可以閱讀各種報章雜誌,也可以互相討論各種議題。這種公共空間是最優良的教養場所。」

綜看今天的咖啡館,似乎仍留下一些昔日的影子,有報章雜誌的供應,人們可以上網接收電子郵件。但那種啟蒙的氣氛已被無傷大雅的閒聊所取代。不過,也不盡然,有一次,書蟲在星巴克捧著電腦記事簿在趕稿,忽然一團黑影在我的面前掠過,我抬頭一看,原來是大名鼎鼎的專欄作家陶傑,他甫坐下,呷一口咖啡,就埋首格子裡去。不久,年青電影導演彭浩翔拿著一堆剛買下來的書,大刺刺的坐在我的面前,冒失地問我有否二十元可以借他買一杯咖啡。
(上述部份資料來自辜振豐《布爾喬亞 — 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

咖啡的宗教故事

星巴克 ( Starbucks )將咖啡文化推至極至,現時全世界大城市的地標都被星巴克進佔了。當然你不會認為咖啡是源於美利堅共和國吧!或許你會肯定的說:「咖啡當然是來自歐洲啦!」你真的這麼肯定嗎?在未說咖啡源自那個國家之前,先告訴你,原來咖啡的源起與宗教關係密切,但基督教和回教說的有不同版本。

根據基督教世界流傳的說法,在北非的衣索比亞南部的卡發州 ( Kaffa ) ,有一名叫卡丁的牧羊人,某日如常出外牧羊,突然發現羊群在蹦蹦跳跳,異常活躍,他仔細一看,發現牠們在吃地上的紅果實。他估計,是這些紅果實使得羊兒如此渾身帶勁。於是,他帶著這異物往找鄰近修道院的一名神父求教,神父聽了牧羊人的說話,好奇心驟起,於是把數顆紅果實往嘴裡送,不一會,神父也變得生龍活虎。自此,所有神父在望彌撒前都會吃下幾顆紅果實,即後來命名為卡發果,流傳至今就成了咖啡果了。

伊斯蘭世界也有它的咖啡故事。話說歐瑪是伊斯蘭世界的一名醫師,某日他奉召去醫治摩卡州 ( Mocha ) 總督的女兒,但這名掌上明珠的病情卻每況愈下,摩卡州總督一氣之下,將歐瑪放逐。放逐期間,歐瑪飢腸轆轆,看見一隻小鳥正在啄食樹上的紅果實,並發出響亮悅耳的鳴叫聲。歐瑪彷彿得到上天的啓示,立即摘下紅果實,將之熬成湯汁,一口氣把它喝下去,霎時身心開朗,活力十足。他將之製成藥物醫好了許多病人,美名傳遍各地。總督得悉後,以重禮將歐瑪接返摩卡,並尊他為聖人。摩卡咖啡亦因此得名。

上述兩個傳說那個才是事實已不可得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咖啡源於中東。有關咖啡的歷史故事真是多得不可勝數,它甚至可說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推動媒介。 ( 待續 )
(上述部份資料來自辜振豐《布爾喬亞 — 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

紙上百貨公司

根據美國《商業週刊》( Business Week ) 預計,到今年底會有一半以上的上市網絡公司,將陸續傳出獲利的消費,其中以從事電子商貿 ( E-Commerce ) 的網絡公司的成績尤為驕人!於是,曾被追捧上天復被踩得不值一文的亞馬遜網上零售集團,再次受到投資者的擁抱。

辜振豐《布爾喬亞 — 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內裡有一章「Mail Order 郵購」,讀來感到發生在十九世紀的郵購業務,其實跟今天的所謂電子商務,在操作上其實沒有兩樣。

今天結合網上網下訂購貨品的零售集團席爾思 ( Sears ) ,其創辦人席爾思先生在十九世紀末原為車站管理員,他見證美國的鐵路系統的發展,鐵路網絡四通八達,於是他想到了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 ( Business Model ) ,就是利用鐵路網路進行商業活動。起初,他從芝加哥一家珠寶鐘錶公司,以每隻成本十二美元購入一批鍍金錶,然後以十四美元轉售予鐵路網絡沿線的車站管理員。由於市場上這些鍍金表的價值仍遠高於十四美元,所以不少鐵路管理員十分樂意與席爾思交易。

後來,席爾思開始在郵購雜誌刊登產品廣告,他販賣的商品已迅速擴展至成衣、家具、縫紉機、嬰兒推車等。生意愈做愈大,他自己發行商品目錄,商品內容曾厚達五百多頁。以商品目錄這種形態而言,席爾思利用「資訊流」和「物流」的結合,創立了一家「紙上百貨公司」。

說到這裡,大家是否感到這種商業模式非常熟識,一百多年前的席爾思和今天的貝佐斯 ( Jeff Bezos ) 其實做著同一件事,也就是透過資訊流和物流的完美結合,建立直接與消費者交易的平台。當然,我們不得不佩服席爾思就地取材的觀察力和敏銳的商業觸覺。

只要多讀歷史,多觀察身邊環境的轉變、多動腦筋,任何人也可以步席爾思和貝佐斯的後塵,建立自己的商業王國。

聖誕節與太陽神














老實說,我認為辜振豐《布爾喬亞 — 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可以寫得更好,作者拿了一些我們在生活上會經常遇到的事物,追溯它們的源起和發展,也即所謂的「典故」,這可以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文筆適宜生動跳脫,只可惜作者仍未能拋開學者那種拘束和炫耀的習氣,使得閱讀時仍感受到不少礙眼的沙石。不過,這本書有一大好處,就是圖文並茂、全彩印刷、字距適中,容易閱讀。

你知道為什麼聖誕節選在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嗎?「因為耶穌在二千多年前的這個日子出世嘛!」書蟲猜你不會這樣答吧!說來也真有點不可思議,這個日子其實是「太陽神」的誕生日。話說君士坦丁大帝於西元三一三年頒布羅馬國教為基督教,天主教的主教會議討論如何確定耶穌的出生日期,在一次名為尼凱亞的會議上,當時的教皇西爾貝斯塔一世決定接受君士坦丁大帝的提議,既然耶穌是上帝的兒子,身份就等同羅馬人信奉的太陽神,而冬至日是太陽神的誕生日,冬至日設於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故聖誕日就選在此日。

這產生了另一疑問,有名你叫,太陽神嘛!怎會在冬天而不是在太陽最旺盛的夏天出世?原來那時在秋收結束後,北國的歐洲就進入晝短夜長的日子,當時的人對黑暗懷有恐懼,認為黑夜的惡靈隨時來襲。他們信奉太陽神會為他們驅逐惡靈,故冬至一到,他們就舉行盛大的祭典儀式,祈求太陽神的庇佑。

明顯地,這是一種鑑於政治現實的妥協,用意是使羅馬人更容易接受這個新的國教。與其說羅馬人相信耶穌,倒不如說他們相信太陽神好了。

所以,今天聖誕節隱含著不少昔日羅馬冬至祭儀式的影子,冬至祭結合了農神節的慶祝,奴隸與主人同樂、大快朵頤,披著獸皮,載歌載舞,共享豐收。是否與今天的聖誕派對有點兒對應?!

記著這個故事,在今年的聖誕派對上,與別人分享,擔保你在人際關係上可獲不錯的收成。

贏取良好第一印象


俗語說:「腰纏萬貫,不如一技隨身。」行走江湖,如何增加別人對你的好印象?說話要「有涵」,卻又不要過於炫耀,不能流於理論,又不應太過激進,此中要拿捏得恰到好處,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一般的社交場合,人們最常談論時政,書蟲眼見不少人的論點都只是拾人牙慧,沒有個人獨到觀點,大家唯唯諾諾。當然,我們不是政論家,但參與這種討論,就等於將自己與一般無知婦孺歸於同類,所謂「獻醜不如藏拙」,沒有精到見解,還是保持靜默,擺出一副「深藏若虛」的姿態,叫人摸不清你的底細,還可能會被別人「高估」呢!況且,時政之事總有兩面,也就很容易引起爭端。總而言之,你若自問沒有臥龍鳳雛之才,對時政討論還是避之則吉。

另一類社交場合的熱門話題是娛樂圈八卦醜聞,嬉笑怒罵,言詞不免流於尖酸刻薄,說得投入,恐會流露三姑六婆之態,遭人笑話。至於生活消費情報的交換,或互相吹噓成就,很容易顯得虛偽瑣碎。

那麼,怎樣的話題能「安全地」突顯自己,在人家心目中留下良好印象?書蟲認為最佳的姿態是那種「信手拈來」,在身邊的事物拿取題材。譬如說你與一名經常出外公幹或旅遊的漂亮女士閒聊,談起機場,再說到機場內的外匯兌換店 Thomas Cook ,這家全球最大的旅行社和外匯兌換集團的創辦人Thomas Cook原來是一名十九世紀的英國牧師,他創辦旅行社源於當時的禁酒運動。話說一八三五年,Thomas牧師與幾位好友成立「中南部禁酒協會」,鼓吹民眾戒酒戒煙,協會決定在中部拉佛鎮舉行大會,Thomas牧師為了鼓勵更多人可以參與這次大會,於是與鐵絡公司磋商,以五折價錢集體購買車票。就是這樣竟然開啟了一個商業契機。Thomas開辦了一家旅行社,為民眾提供訂票服務,進而提供導遊、外匯兌換等「關連」服務。後來,Thomas牧師乘着當時婦女解放的勢頭和自行車(Bicycle)的發明,於一八九O年舉辦歐陸自行車之旅,參加者大部份是女性。可以說,女性是Thomas Cook邁向成功很重要的力量。

若果你能以從容而不炫耀的態度,將上述有趣的故事告訴你初相識的女伴,書蟲相信對方一定對你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上述故事乃引述自辜振豐著的《布爾喬亞 — 欲望與消費的古典記憶》,這書還有說及咖啡、博覽會、百貨公司、郵購、保險、監獄、動物園等有趣的故事,書蟲會在此挑一些來與大家分享。 ( 待續 )

Sunday, September 17, 2006

潛規則在作用


最近讀了吳思的《潛規則-中國歷史上的進退遊戲》,對中國歷史不斷重蹈覆轍的軌跡有了深一層的認識。

所謂的「潛規則」,就是不能明言的一套辦事法則。這絕對是中國的文化特色。

用管理學來看這個現象吧!西方管理學強調的是科學性和規範化,於是發展出諸如定位、策略、市場調查、組織、流程、物流、行銷等各範疇的管理學內容,而每一範疇都有仔細的、能以量算的方法,以達成管理目標。西方管理學較為「含混」的就只有「企業文化」一章了,但即使如此,若你翻開十本西方管理學書籍,每一本都會強調企業應盡量「透明化」,讓每一位員工,都清楚了解公司的目標、狀況,甚至是危機。

中國的那一套則不同。嚴格來說,中國文化裏是沒有管理學的,說及人際關系的,就只有儒家那一套「道德言說」(這當然拜西漢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賜),然後就是對中國政治實質操作影響深遠的「權謀學」。所以在中國企業裏,管理者以聖人之道德要求下屬辦事,如殫精竭慮,鞠躬盡瘁,不負所托,私下則以權謀學的一套,防禦同級或下屬做出一些對己不利的事情。下屬對上級亦如此,總之就是明暗各一手,陰陽各一套。

於是,中國企業裏,話不愛說得清楚,盡量含混,空洞,讓詮釋空間擴展至最大。於是,成功了,固然是我的英明領導,失敗了,則是其它人估算錯誤。詮釋空間最大化的好處是增加在位者「合法地禍害別人的能力」,中國民間諺語有說:「官斷十條路」,就是控訴官員如何利用一些案情含混之處害民自肥。

正如明朝大學士張居正曾說,百姓賄賂官吏,不是為了得好處,而是免得他們會禍害自己。

Thursday, August 10, 2006

中國歷史的疑問

讀中國歷史,常帶來滿腦子疑問,上下五千年,怎麼歷史總是在自我重覆?!難道帝王將相都不能從歷史中吸取教訓,避免犯上同樣的錯誤?為何忠臣總是沒好報?貪官卻呼風喚雨?

前人並非沒發現這個現象,並為此下了不少工夫;漢武帝年間,司馬遷發奮寫成《史記》,上至黃帝下至漢武帝,對歷朝興衰、帝王之政績有詳盡的記錄和分析。但《史記》的警戒效果不彰,於是有了漢之後多個朝代,直至宋朝司馬光,看到中國歷史那種永劫回歸的咒詛,再接再厲,希望能用知識改變命運,於是從眾多的史冊中編修成《資治通鑑》,據說是給皇上的專用史書,用意是要九五之尊記取歷史教訓,甭重蹈覆轍。當然,如此苦心仍沒甚果效,否則就不會有元、明、清三朝了。

過去,我讀中國歷史書籍,對古人之一錯再錯,每每嘖嘖稱奇,明顯的禍患就在眼前,所謂前車可鑑,為何飽讀詩書的皇上和滿朝文武百官,竟一個一個地丟進歷史的泥沼?!

直至最近讀了吳思《潛規則-中國歷史上的進退遊戲》,頓然有豁然開朗之感。《潛》書說的是,中國歷代以儒家思想治國,提倡的是仁義道德,為官者要愛民若子,但如何愛?憑的就是官爺們各自的良心,正是由於擁有如此寬闊的詮釋空間,官爺們遊走其間,開發了一套以保障私人利益為首要之辦事法則。於是說的是儒家道德的一套,行的是害民自肥的一套。但行的那一套不能宣之於口,故也就不能明白的討論以致公開地批判了。(待續)

以靈魂存在的假設過日子

《靈魂實驗》蓋端.史瓦茲是一名資深的科學研究人員,經過了多番實驗後,他個人對靈魂存在與否的信念又是如何?

「我的領悟是,關於意識存活的信念,乃停留於『意見』的層次。科學理論強烈支持其可信度,資料證據也足以推測意識存活的論述應該為真。這是我合理推論所得的意見。」史瓦茲說。

他還引用奧坎的「剃刀原理 」 ( Occam’s Razor Principle ) ,表示相信比不相信靈魂存在更符合理性。奧坎是十三世紀英國哲學家,他提出的「剃刀原理 」一直被科學界奉為金科玉律,他說:「在其它條件相等的情況下,比較簡單的假設往往是正確的。」

史瓦茲的靈魂實驗結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說,包括靈媒與求解人串通欺詐、靈媒進行隱蔽式線索導引、求解人選取性記憶,忽略了靈媒錯誤的資訊、幸運的猜測、靈媒使用測心術,接通了求解人的腦電波、靈媒接通了宇宙間的記憶,最後當然還剩下一個解說 — 人死後靈魂仍然存在,並嘗試繼續與在世的親人溝通。

史瓦茲說,他的實驗已從多方面防止欺詐和讓靈媒有機會作心理解讀的情況發生,所以他根據「剃刀原理 」,最簡單的假設就是人死後靈魂繼續存在。

實驗之後,史瓦茲立下了一個非比尋常的決定,就是從今以後,他以靈魂存在的假設來過日子,除非有否證的科學資料出現。至於這種假設如何具體地影響這位科學家的生活?他沒有說明。會否與已死的親屬繼續經常談話,就像基督徒與上帝祈禱一樣?會否不再暗中做一些不好的事情,因為知道有很多對「眼睛」在暗中窺視?

書蟲讀完此書,仍不能確實地相信人死後的靈魂會存留世上,但對靈界之事的興趣確然是大增的。

Book Review : http://paranormal.about.com/library/weekly/aa093002b.htm
Critiquing the Afterlife Experiments : http://www.csicop.org/si/2003-01/medium.html

靈魂存在的科學解釋


牛頓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於是提出「地心吸力定律」來解釋這個現象。科學家就是幹這種玩意兒,見到不同的現象,然後構思假設嘗試解釋,若這個解釋與其它相關的定律沒有邏輯上的衝突,另外,不同的科學家進行同一實驗得出同一結果,則這項假設就可獲提升為「定律」。不知道過去科學家砸爛了多少個蘋果?當然,「定律」仍有被拉下台的危機,只要有另一名科學家提出一個更完滿的解釋系統,或同一實驗得出迥異的結果,定律就可以「退休」了。

蓋瑞.史瓦茲 (Gary E. Schwartz) 進行的「靈魂實驗」得出的結論是:「實驗結果與靈魂存在的假設完全吻合! 」 那麼,下一步史瓦茲要從科學中尋求靈界存在的可能解釋。以下是他的嘗試。

我們現存宇宙中偵測出超過一百二十億年的光子,是從所謂的大霹靂 (Big Bang) 時代殘留下來的。如果說,古代星球的「資訊—能量包裹」可以在宇宙間存活至今日,為什麼人的「資訊—能量包裹」不能繼續存在?人類和星球基本上是由同樣的基礎元素構成,並分享相同性質的能量。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所有事物都是變動不居的,即使在絕對零度的環境下,原子系統依然持續振動,音叉一旦發生振動,就永遠不會停下來,這就是所謂的「能量不滅定律」

人類就如星體一樣,也會發射出能夠被電波望遠鏡測量出來的電波。人的靈魂就是一種電波,但何以我們在日常生活覺察不到?那是因為世上還有更巨大的星體,發出「強光」,靈魂的能量永遠都存在那裡,只是有時候被「強光」遮掩,這種能量的被發現必須在特定的條件之下,如夢裡、冥想中、光線昏暗的夜裡,還有一些對這種能量較敏感的人士即靈媒的協助之下。

當然,史瓦茲這個解釋跟定律有很遠的距離,他的「靈魂實驗」亦未得到其他科學家普遍的認同和重做。

二十五億份之一的巧合


經過多輪的「靈魂實驗」後,研究人員協助求解者為靈媒傳遞的亡靈訊息評分,結果每一名靈媒都取得七成以上的準確度。會否是五名靈媒都好彩「估」中?於是研究人員找來一批大學生飾演靈媒,以同樣的方法進行實驗,大學生當然沒有通靈本事,他們只是憑著研究員的幾個提示作出猜測,結果沒有一名大學生取得超過兩成的準確度。

那麼,靈媒傳遞的亡靈訊息是否只是一些可作多面詮釋的含糊訊息?讓書蟲挑選其中一輪實驗來與大家解讀一下吧!

在一次實驗中,五個靈媒均準確地提出三個亡靈的出現,與求解者之前寫下的名單吻合,五個靈媒均提及求解者死去的兒子、沒有一人提出有死去的女兒,事實上,求解者的三個女兒均好端端的活著。其中三個靈媒正確地提到求解者已死的兒子名字字首是M。求解者兒子乃死於用槍自殺,三個靈媒皆提及大量的血液,其中一人表示聽到「爆炸聲」,一人明顯地指出是自殺,沒有一個靈媒表示兒子死於疾病、車禍或其它原因。有四名靈媒表示見到一條黑褐色的狗,是兒子所喜愛的,其中一名更指出狗是短毛的,這些描述均符合事實。

根據研究人員就以上之描述作或然率計算,巧合地出現上述情況的機率是二十五億分之一,也就是說,要是五名靈媒都只是憑瞎猜,要猜二十五億次才會出現一次如上述一致並準確的答案。

事實上,在實驗的過程中,還發生過一些難以解釋的「異象」,話說一名靈媒聲稱在實驗前數天,接收到一名求解者死去母親的訊息,要他將一段禱文印製成一張薄板,當作禮物般包裝起來送給她的女兒,靈媒照著亡靈的指示去做。當求解者收到禮物後,她情緒激動地表示,這段禱文是母親在她小時候教她唸誦的,在母親死後,她亦曾為母親多次默念這段禱文。

是否感到有點毛骨悚然!(待續)

五名靈媒明星各展招魂大法

蓋瑞.史瓦茲 (Gary E. Schwartz)《靈魂實驗》一書中,描述研究靈魂存在與否的方法是這樣的;他首先邀請全美國最具知名度的五名靈媒參加實驗,然後招聘一批「求解者」,即欲透過通靈與死去的親屬接觸的人,然後看靈媒能否說中亡靈一些生前的歷史事實和對亡靈氣質的描述是否準確,由於有五名靈媒,故研究員還會比較他們對亡靈的名種描述是否一致。

當然,要使實驗獲得認可,研究員必須杜絕一切弄虛作假的機會。首先,研究員要排除所有靈媒獲得通風報訊的可能,以防他在實驗之前知悉求解者的身份並進行偵探式的調查,故挑選求解者的過程高度保密,每一次都只有一至兩人知道,每次負責挑選求解者的人均不同,有時甚至連史瓦茲本人也被蒙在鼓裡,其中一些求解者是研究員認識多年的親友,他們的品格高尚,與靈媒串通的可能性甚低。

另外,研究人員也要防止五名靈媒互相通訊「夾口供」,故每次實驗,他們都有專人全程「實」每一名靈媒,不讓他們有交流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員設計出嚴謹的通靈規則,不容許靈媒使用「測心術」、觀察求解者的反應和含糊的解說,使通靈成了心理遊戲。這些規則包括在實驗的過程中,分隔靈媒與求解者在不同的房間、甚至由研究人員以全無感情的聲調代求解者答覆靈媒的問題,在最後的一次實驗,靈媒甚至不能提出任何問題,也就是說在全無任何資料的情況下,描述亡靈給他們傳遞的訊息。

在每一次實驗前,求解者要寫下他預計到訪的亡靈的名字和有關的資訊,整個通靈過程會被拍攝下來,靈媒傳遞的訊息亦會被即時抄錄。通靈完畢後,研究人員聯同求解者立即根據一套事先設計的評分標準為靈媒傳遞的訊息打分數。評分的類別包括姓名、字首、外觀描述、歷史事實、氣質性情和評斷意見六項,分數由正三分至負三分,百分百準確的得正三分,完全不符事實的得負三分。

在如此控制嚴謹的實驗室內,五名靈媒能否通過測試,增加靈魂存在的證據?(待續)

科學家在實驗室通靈


你相信這個世界有亡靈的存在嗎?相信的人會說出朋友或自己的親身經歷,不相信的人則會用各種「科學的」解釋將靈異現象理性化。但這裡所謂的「科學的」解釋也只是「得把口」講,跟相信靈界存在的人沒兩樣,就是沒法拿出證據「實證」自己的立場。

一名主授心理學、精神科學和醫學的美國教授,竟然嘗試用客觀的科學實驗方法,來實證亡靈存在與否,並將研究過程和結果寫成一本名為《靈魂實驗》( The Afterlife Experiments : Breakthrough Scientific Evidence of Life After Death )的奇書。不要以為這名教授為了揚名立萬,相反地,他已建立崇高的學術地位,稍一不慎,這個譁眾的實驗隨時會令他斷送了大好的學術前途。

這名叫蓋瑞.史瓦茲 (Gary E. Schwartz) 的美國教授,從哈佛大學取得臨床心理學碩士和人格心理學博士學位,以三十二歲「幼齡」獲耶魯大學終身俸職,曾任該大學精神心理學中心主任和行為醫學臨床中心主任,可見他在學術的道路上如何受到器重。現時他是亞利桑納大學「人類能量系統研究室」(Human Energy Systems Laboratory)主任。

書蟲很少在這個專欄如此詳盡的介紹書本的作者,這次我認為有此必要。觸及靈界的書籍,閣下在書局隨時找到不下數十本,作者有演藝人、玄學家、宗教人士或自稱具異能之人。書蟲無論如何也提不起興趣看他們的「鬼話連篇」,但終於讓我等到這蓋瑞.史瓦茲的《靈魂實驗》,接近六百頁的巨冊,我一口氣的花了四個晚上把它讀完。

未讀《靈魂實驗》之前,書蟲對靈界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對通靈人士更是嗤之以鼻,但讀完此書之後,我對靈界確然改觀。此書強調,亡靈發放的訊息大多圍繞着愛這個主題。對於通靈術,雖然我仍然認為大多數從業者都是呃神騙鬼之徒,但正如史瓦茲所說:「讓數據說話,不管它說了什麼,不論它如何擾亂了我們平靜的心靈。」我得承認,這本書令我產生不安!(待續)

Wednesday, August 02, 2006

《靈魂實驗》:解靈騙局與靈魂實驗


影市場其中一個必勝的類型是「鬼片」,有說那是因為人都是愛好刺激的,但書蟲認為,會否是人心底對死後的世界都有莫明的恐懼和期盼?!

人真的有靈魂嗎?人死後的靈魂仍會流連人世戀戀不去嗎?人死後真的能與親屬的靈魂重聚?「通靈」真的能讓陰陽兩界接合起來?上述都是很多人極欲尋找答案的問題,於是有人求助於玄學大師或所謂的「靈媒」( medium ) ,但過去已有不少有關解靈騙局的報導,那些自稱可神遊陰界的通靈者,其實只是運用粗淺的「測心術」和含糊的資訊,讓求解者產生自我解讀的效果。

在西方,解靈騙局的常用手法是這樣的,「江湖郎中」為了增加客戶的信任,通常先不用求解人提供任何資訊,然後就開始「施法」,他們會陸續拋出一些普遍被使用的人名,如彼得、查理、大衛,又或說名字當中有大寫S或小寫e,然後觀察求解人的反應,反應強烈的就說下去,沒反應的就彷彿沒說過般繼續搜尋下一個線索。跟著,他們會說出以下類近的情節:「我看見一名白髮蒼蒼的老人,步履蹣跚而行,還有個女的穿著白衣,一條狗正走過來。」這種超時空回到過去的視象命中率必然十分高,試想,誰家不曾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家?很可能被安排進入養老院或聘用私家看護在旁照顧,即使上述兩種情況也不是,老人家總進過醫院吧!說看見一名穿白衣的女人在旁總錯不到那裡。好了!看到求解人情緒開始激動,江湖郎中就說些亡靈仍然深愛求解人的話,這時求解人的理智已全然崩潰,透露更多死者的資訊,讓郎中完成他們的「工作」。

但,一名美國教授,竟與「靈媒」一起做實驗,招引亡靈研究死後世界,並寫成五百多頁的「巨著」《靈魂實驗》( The Afterlife Experiments : Breakthrough Scientific Evidence of Life After Death ) ,並聲言實驗已落實周全的防偽措施,而結論是:「實驗結果與靈魂存在的假設完全吻合!」(待續)